有些同學經常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計算機專業到處都有,大學里有、職業學校有,就連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也有,而且專業分類更細化,有這么多的地方都在培訓計算機相關專業,每年向社會輸出的人才應該在10萬以上。同時,這些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們大多愿意奔向“北上廣”地區或是一線城市,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些大城市里IT人才是不是早就飽和了呢?
當然不是!任何學科專業的學習,都分為理論學習和實操學習,理論學習注重的是書面的專業知識,而實操的學習更看重的是將理論知識轉為一種會動手操作的能力。如果僅學習理論知識,是無法把理論方法轉化為個人能力的,這就是學習的片面性。
我們舉個“造飛機”的例子:要先學會飛機的原理,涉及飛機所有方面的理論知識都要學會,但這并不代表能夠把飛機造出來。而把飛機的制造過程,就是理論后的實踐過程了。所以,我們就明白:從理論到實操,區別很大,過程很難。所謂“知易行難”,正是如此!
計算機專業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習完理論知識后,必須要動手實操寫代碼編程、做項目,這樣才能對之前學的理論知識去深入理解,這樣在行業領域內,才有可能成為專家。而且,IT行業的很多經驗和對BUG的處理分析方法,是要通過一個個項目實操才能積累起來的。
正因如此,在IT行業中,企業更青睞的是擁有IT技能的專業人才,所以,在一線城市中,IT行業要發展,企業的崗位就會增加,對應需要的技能人才也會增加。
1、“城市群”發展,需要更多IT人才
2018年的時候,中央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圍內,以一個特大城市為核心,由三個以上大城市構成,依托發達的交通、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發展成城市群體。“今后將進行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區域協調發展”。
那什么樣的發展區域才能形成有潛力的“城市群”呢?比如說有:
京津冀地區的北京/天津區域、廊坊/保定/石家莊區域、唐山/秦皇島/承德/張家口區域;
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及周邊區域、杭州/南京/蘇州/合肥區域、無錫/常州/南通/嘉興/寧波區域;
粵港澳地區的深圳/廣州區域、東莞/佛山/珠海區域、惠州/中山/江門區域。
以上這些都是將來發展機會潛力大的“城市群”,這些城市將會根據交通的發達度和行政等級獲得相關的政策條件以及產業轉移的承接能力。比如說“一帶一路”的建設,也是在為IT行業開拓新的發展市場,打造新的格局,繼續信息化的建設,同時,各城市建立高新區和產業示范園區,也都進一步加速了當地IT行業的發展。所以,這些“城市群”會更加需要IT行業技能人才的加入。
2、地理位置好,預示著發展機遇多
學IT的人都知道,原先是北上廣的機會更多,但隨著城市的壯大和發展,隨著各行業、產業的升級,一線城市和正在發展的城市群,才是更有夢想的地方。
雖然說一線城市的房價高、消費高,但不可否認的時候,一線城市的收入水平也是最高的!剛畢業的學生在這些城市的收入,相當于在三四線城市工作幾年后的收入。
我們以北大青鳥職業教育的畢業學員為例,畢業后的就業地區,也是以北上廣和省會城市為主的:
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各城市的IT 行業人均薪資高于其他行業收入。在這些城市就業的北大青鳥職業教育學員,整體實際薪資趨于穩步上漲:
而青鳥畢業生5年期間的就業崗位、就業薪資、以及職業發展狀態的調研分析顯示,均發生了不同變化:
尤其是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從事軟件開發的程序員們,有些人的薪資高到無法想象。IT技術高速發展,以大數據、AI、區塊鏈等技術為主的不斷發更加使得IT人才的就業范圍越來越廣。現在有規模的企業都會創建官網、數據庫,儲存大量的用戶信息和企業信息,這些工作崗位都是建立在IT技術的基礎上,所以如果說人才飽和,那是不存在的!
3、擁有技能,才能有更多可能性
IT行業對于從業者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要有較強的專業性,也要有獨特性,特別是一些新的技術領域,對于從業人員都是有較高要求的,只有系統的學習了理論知識,扎實掌握了實操技能,同時還要擁有一定的項目經驗,才能很好的勝任企業的相關崗位工作。
我們經常把在北上廣工作的人群稱為是“北漂、深漂、滬漂”,但是在這樣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快、壓力大,會促使一個人去不斷充電、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所以,在這樣城市里生活的人,每天都會過得很充實。
IT行業中,技能出色、項目經驗豐富的程序員們,經常會在工作幾年后,帶著積累到的經驗,去組建自己的項目團隊接項目,機會合適了,還會成立自己的企業開發產品。這樣的機會是層出不窮的,新企業的出現會需要更多的IT人才,同時企業老員工的流失也需要新鮮血液的補充,這樣的快速更迭,IT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只能是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