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后疫情時代,職業教育將走向何方?業內人士也許能給出標準答案。
近日,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召開,大會以“后疫情時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新變化、新方式、新技能”為主題,對于各國職業教育面臨著一些共同挑戰和發展機遇,來自全球123個國家超700多名代表凝聚共識力量,拋出新課題:
/ 數字時代倒逼全球職教改革
大到人工智能主導的無人機主導戰爭走勢,小到大數據鋪建的短視頻反映民生,毋庸置疑我們已經身處數字時代。不論是企業還是人才,不掌握數字技術、沒有數字思維,未來將無法前行。
我國的智能制造“兩步走”戰略提出: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沖擊倒逼著職業教育進行改革,而這也是職教的歷史新起點。人才的培養決定著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數字化轉型成為全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
/ 職教改革要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
教育的本質是塑造完整的人,未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必須以“以人為本”為出發點。中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曾表示,職業教育必須著眼于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適應未來行業發展、產業變化、技術創新的能力。
有人認為職業教育“知識含量低”、缺乏后勁,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家和大眾都在意識層面上不認可職業教育屬于“常規教育”。現在就是要逆轉這一世俗觀念,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明確倡議要推動職業教育更加重視能力建設、更好促進職普融通,打開職業教育學生的晉升空間和發展通道,堅持在實踐中著力培養科學方法,深化校企合作,積極探索構建大中小一體化科學教育體系等。
/ 職業教育教師轉型要先行
學生學得好前提是要老師教的好。我們想要培養創新能力高、動手能力強的技能人才,相對應的也要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具體要從兩個大方向著手,一是改變教師的固化思維,強調老師在德育和生活上對學生的教育與陪伴。同時提升職教老師的待遇和地位,在政策層面明確所有老師的權益。二是要優化老師的技能輸出,教學內容形成體系,教學實踐更要完善,培養學生的能力,確保能和企業崗位的需求高度匹配。
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明確提出,要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站在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教師還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在這任重而道遠的目標驅動下,建設數字化教育資源庫,根據專業特點引進資源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職業教育教師培訓資源,讓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的改革也許是最切實可行的辦法。
盡管這些年我國在職業教育改革層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職業教育發展“高投入、高難度、高風險”的“三高”問題導致的“難實施、難觀摩、難再現”的三大“并發癥”也引發了關注。而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思路在于“產教融合”。
依托企業資源,面向高端產業、產業高端,建立動態的教學調整機制,才能培養出信息技術行業急需的專業人才。職業教育必須要更好地融入經濟發展之中,這樣才能保障其長久的、源新的動力。
與挑戰并存的,永遠是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實現職業教育轉型發展,需要我們準確定位,主動求變,推動教育界、產業界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部門以及國際社會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
北大青鳥職業教育依托企業優勢和IT發展大潮,一直致力于培養契合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職業教育改革,我們一直在進行有效探索,并且針對教師優化、教學體系、校企合作和我們一直堅守的德技并修初心等方面都取得切實的優秀成果,我們愿意也在繼續努力,提高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持續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和發展能力。